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学校概况 > 政策法规 > 国家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发布时间:2021-07-19 16:22|栏目:国家法规 |浏览次数: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完善人民调解制度,规范人民调解活动,及时解决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第三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第四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五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
 
  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
 
  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人民调解委员会
 
  第七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第八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若干人。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应当有人数较少民族的成员。
 
  第九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推选产生;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组织推选产生。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第十条 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情况进行统计,并且将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人员组成和调整情况及时通报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第十一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调解工作制度,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二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经费。
 
第三章 人民调解员
 
  第十三条 人民调解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担任。
 
  第十四条 人民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成年公民担任。
 
  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
 
  第十五条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推选或者聘任单位予以罢免或者解聘:
 
  (一)偏袒一方
Copyright © 2020-2021 石家庄城市建设学校 版权所有
电话:0311-83708005 地址:石家庄城市建设学校 备案号:冀ICP备05003445号-1
  •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

  • 学校邮箱
    bgs8521717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