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教学科研 > 职教信息 >

翻转课堂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1-07-19 16:22|栏目:职教信息 |浏览次数:

课堂之前的设计

1.教学团队设计制作微课视频和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包。

微课视频一般几分钟,最长只有十几分钟。微课只有一个目的即学生学会。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书写符号的手,及听到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或者技术技能示范操作等。不展现师生风貌;教师应该具有生动展示、讲解能力;要用简单设备拍摄、制作视频,开发成本较低。

一门课程需要制作一系列微课视频和资源包,需要教师分工合作。

没有微课,也能够实现翻转课堂;有了微课,学习效果、效率更为显著。

2、课程每个单元或每次课,师生共同制订"自主学习任务书"(不要导学案)在课程网站正式公布;教师提出单元学习的宏观目标和规范要求;任务书设置学生填写的两栏:学生自定课程单元(或项目)具体的学习目标,自己安排自己的具体学习任务,切实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

3、单元学习目标不仅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目标,更要有能力、素质目标。要让学生清楚:学习的目的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知使学生能够感受知识和个人自学带来的乐趣,有助于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去辨别是非;学会做事的素质中,交往、共事、管理和解决冲突等能力更重要,行为表现比知识更重要;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认识自己、发现他人,正确处理竞争精神和团结互助的关系;学会生存应增强自主能力、判断能力和个人责任感,自主确定不同情况下应该做的事情。(切忌只提知识和技能目标)

4、如何组成学习小组和组织小组学习,如何保证小组每位成员发挥作用,如何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和工作?需要教师编制规范文件给予指导。

5、基础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任务单和不同的指导。体现因材施教。

学生课前视频化学习,针对性练习

1、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和控制自己的课前学习,在轻松氛围中看教师的视频讲解;然后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练习,自测学习效果,以加强课程内容的巩固并发现疑难之处。对于课前练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教师要合理设计。

对于学生课前的学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网络交流支持条件。学生课前可通过网络交流工具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互动解答。

2、在课前分组讨论和准备课堂交流材料(例如PPT)等合作学习过程中,"团结互助"是小组内和小组之间重要的要求,"学会共同生活"的素质培养要体现在与合作者以及与竞争者的"团结互助"关系。

课堂活动设计

1、课程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包括: 学生创建内容,独立解决问题,探究式活动,项目任务学习,成果交流,讨论争辩,反馈评价。

2、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生生、师生互动的课堂活动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课程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让学生有机会展示成果、担当教员。课堂上也可以适当引入竞赛机制(小组间、个人间),翻转课堂给师生带来探究学习的欢乐,带来成就感。

4、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做出精心的准备,在课堂上的细致观察,把控得当。小组学习成果只应部分展示,重点是讨论、纠错、分析。

5、学生学习基础有差异、智能特点有差异,让学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预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明显进步。

6、在课前学习和课堂交流的过程中,保证每一位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Copyright © 2020-2021 石家庄城市建设学校 版权所有
电话:0311-83708005 地址:石家庄城市建设学校 备案号:冀ICP备050034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