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组织 | 教学内容 | 备注 |
组织课堂 复习旧课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播放幻灯片,让学生直观了解计算机的四个发展历史阶段. 播放幻灯片,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总结有直观的记忆. 通过幻灯片演示给学生看 课堂小结: 作业: | 师生问好,进入教学。 上一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什么是计算机,从抽象上理解了计算机的功能,知道了信息的含义;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性的概念进行回顾。 任务 认识计算机的硬件 根据教学演示计算机,同学们说说计算机各部分的作用 一.计算机的发展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内存为磁芯,外存为磁带,速度每秒为数千至数万次,机器和汇编语言,无高级语言。 2.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晶体管,内存为磁芯,外存为磁盘,速度每秒为几十万至几百万次,出现高级语言。 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内存半导体存储器,外存为大容量磁盘,速度每秒几百至上千万次,出现分时操作系统,结构化程序设计。 4. 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内存为高集成度的半导体,外存有磁盘、光盘,运算速度每秒达几亿至几百亿次。 二、 计算机基本结构 (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 (2) 什么是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 ① 运算速度快 目前最快的巨型机每秒钟能进行数千亿次运算。 ② 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运算,数值计算非常精确,一般可以有十几位以上的有效数字。 ③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 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可以把原始数据、中间结果、计算结果、程序执行过程等信息存储起来供再次使用。存储能力取决于所配置的存储设备的容量。 ④ 具有自动执行功能 由于数据和程序存储在计算机中,一旦向计算机发出运行指令,计算机就能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按事先规定的步骤执行,直到完成指定的任务为止。 (4)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任务学习的成果: 1. 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 2. 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的方式是什么? 1. 试举例说明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计算机有哪些特点 3. 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是如何表示的 | 提示学生从生活中的计算机入手,通过观察大致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在对照幻灯片讲解的时候,注意引用具体的历史故事加深印象.例如,第一阶段计算机的体积等. 通过比较计算机和其他类似工具处理同样事情时的优越性能,总结出计算机的特点会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 在讲解计算机特点时,重点讲解学生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从而比较生疏的几条例如,3,4,5,6 |